春天來了,草長鶯飛,萬物復蘇,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!在春天的不同節氣里,吃不同的食材,寓意著一整年的美好和健康。
2月3日,立春:
節氣:立春
立春,俗稱“打春”。舊俗立春,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,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。
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,稱為“春牛”。送往各家,謂之“送春”。主人要給“送春”者以報酬。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,然而卻是皆大歡喜。
食材:蔥
民間習慣吃蘿卜、姜、蔥、面餅,稱為“咬春”。
2月18日,雨水
節氣:雨水
雨水,降雨開始增多,氣溫也會隨之升高。雨水前,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。
而后,降雨開始增多,表示氣溫的升高。雨水后,春風送暖,致病的細菌、病毒易隨風傳播,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。
食材:蜂蜜
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,飲食調養應側重于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濕。又由于此時氣候較陰冷,可以適當地進補,如蜂蜜、大棗、山藥、銀耳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補品。
3月5日,驚蟄
節氣:驚蟄
驚蟄,象征二月份的開始,會平地一聲雷,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,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,四處覓食。
驚蟄時節,乍暖還寒,氣候比較干燥,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。生梨性寒味甘,有潤肺止咳、滋陰清熱的功效,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。
食材:梨
飲食宜清淡,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,刺激性的食物,如辣椒、蔥蒜、胡椒也應少吃。
3月20日,春分
節氣:春分
春分,春分節氣,春分將白晝黑夜平分,春分也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,也平分了春季。
開始掃墓祭祖,也叫春祭。舊時民間有“春分吃春菜”的習俗,
食材:春碧蒿
春菜是一種野莧菜,也稱為春碧蒿。
4月4日,清明
節氣:清明
清明,掃墓、追祀祖先,由來已久,相沿成習,掃墓,又叫墓祭。
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、春分已過,冰消雪化,草木萌生,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,準備一些祭品,燒幾張紙錢,給樹枝上掛些紙條,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,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。
食材:芥藍
清明前后會人們會準備芥藍這種食材食用,預示著身體健康。也會有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,如拔河、蕩秋千、放風箏、打馬球、斗雞等活動。
4月20日,谷雨
節氣:谷雨
谷雨,“雨水生百谷”,江南地區,俗呼牡丹花為“谷雨花”,以其在谷雨節開花,故有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之諺。
凡有花之處,士女游觀,宴飲賞花,號曰“花會”。對于漁家而言,谷雨節流行祭海習俗。
食材:茶葉
南方谷雨摘茶習俗,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,辟邪,明目等。所以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,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。